灌浆树脂
灌浆树脂详细说明
产品概述:灌浆树脂为低粘度、高强度、高流动型的双组分灌浆加固用粘合剂,配合比为甲组份:乙组份=4:1,使用前先将甲、乙组份分别搅匀,再按比例配合。
灌浆树脂适用缝宽不小于0.05毫米的裂缝
灌浆树脂适用缝宽不小于0.5毫米的裂缝
用途:适用缝宽不小于0.05毫米
施工:(一)施工准备材料
1、600m烧杯,配树脂胶用。2、医用橡胶手套,工人防护用。3、开刀(2cm左右宽),配封缝胶。4、小铁板,配封缝胶用。5、酒精、棉丝、擦手、清洗器具用。6、滑石粉,加入树脂,灌宽缝用。7、手提磨光机,打磨混凝土用。
(二)工艺流程
1、用放大镜正确观察裂缝宽度,确定裂缝长度;
2、基层处理: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油污;
3、确定注入口:一般按照20-30cm距离设置一个注入口,注入口的位置尽量设在裂缝较宽、开口较畅通的部位,贴上胶带,预留;
4、封闭裂缝:采用YJS-400封缝胶,沿裂缝表面涂刮,留出注入口;
5、安设塑料底座:揭去注入口上的胶带,用封缝胶将底座粘于注入口上;
6、安设灌浆器:将配好的树脂注入软管中,把装有树脂的灌浆器旋紧于底座上;
7、灌浆:松开弹簧,确认注入状态,如灌浆树脂不足,可补充再继续注入。
8、注入完毕:注入速度降低,确认不在进胶后,可拆除灌浆器,用堵头将底座堵死;
9、灌浆树脂固化后,敲掉底座和堵头,清理表面封缝胶。
(三)施工注意事项
1、灌浆树脂一次配合量以不**过500g为宜,30分钟内用完,随配随用。
2、环氧树脂型灌浆树脂的配合比为甲组份:乙组份=4:1。该配合比适合13-22°C环境下使用;若**过22°C,可适当减少乙组份的用量(如甲组份:乙组份=4:0.8-1),避免发热过快;若低于13°C可适当增加乙组份的用量(如甲组份:乙组份=4:1-1.2),以加快反应速度。
灌浆树脂封缝胶自动压力灌浆器
环氧灌浆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灌缝胶/AB灌浆树脂
环氧灌浆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灌缝胶/AB灌浆树脂
灌浆树脂是混凝土裂缝、空鼓灌浆**胶。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组份甲、乙双组份
耐温型-5~80℃
压缩强度(Mpa)40
混合后密度1.05~1.1
钢-钢粘接强度(Mpa)剪切≧10
混合比例(重量比)甲:乙=4:1
拉伸≧20
操作时温度(℃)5~40
钢-混凝土粘接强度C60破坏
可操作时间(20℃)45min
混合后粘度(25℃Mpa。s)150~200
固化时间(20℃,h)3~7
裂缝表面处理→预埋注浆嘴→裂缝封闭→裂缝密封修补→灌缝胶配制→低速灌胶
1.基面处理: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
2.预埋注胶底座:埋设时先在灌浆嘴的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的快干型封缝胶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贴在预定的位置上。
3.需要封缝的裂缝可用快干型封缝胶封闭。
4.配制浆液。按照推荐比例进行配比试验,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比(比例可微调)。浆液一次配备的数量不宜过多,随用随配,以免浪费。
5.灌浆
6.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下注浆嘴,再用快干型封缝胶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
7.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保证工程质量。
1、用钢丝刷浆裂缝及周边杂物、浮尘都清除干净。
2、每间距150mm~300mm预埋底座一个(再裂缝交叉处,增放一个)。
3、待下一个底座冒出胶后,继续压3~5秒,方可停压,再进入下一个工序。
4、施工时配戴手套、口罩和眼罩,若不慎溅于皮肤或衣服,可立即用清水清洗。
5、每使用一批量后,用及时清洗注射器。
改性环氧灌浆树脂胶(空鼓裂缝修补胶)
★产品描述灌浆树脂(裂缝修补)胶系两组分、改性环氧类、低黏度且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液态状结构胶。
※主要性能
1、较强的渗透力,黏度很低,能注入0.5mm宽的微裂缝。
2、不含挥发性溶剂,硬化时基本不收缩
3、粘接强度高,韧性及抗冲击性好。
4、*特的高性能聚合物增韧改性技术,耐冲击、抗疲劳,特别对砂浆、混凝土、砖板空鼓、缝隙;桥梁裂缝等各种状况进行灌浆加固处理。
5、抗老化性及耐介质(酸、碱及水等)性好。
6、固化温度范围广,环境温度5℃以上即可很好固化。
7、可操作时间长,使用方便、无毒。
★适用条件
1、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桥梁、房屋、水利、路面等工程中裂缝注胶修补,大型结构贯穿性裂缝以及深而蜿蜒的裂缝补强
2、混凝土内部蜂窝、疏松等缺陷的补强注胶修补。
3、玻璃钢防腐、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施工
4、长期工作环境温度≤80
5、施工环境干燥、通风,粘贴面洁净、干燥、无油污。
6、固化环境温度不低于5℃。
7、环境温度25℃时,完全固化时间为2-3天。
。
技术性能
1、JY-灌浆树脂(裂缝修补)胶技术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和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22-2008)A级胶要求。
2、可按客户要求进行设计与研发,以满足特殊要求。
使用方法与施工要点
A、裂缝表面的处理B、调胶C、封缝D、设置注胶嘴E、压力灌胶
混凝土硬化后产生龟裂之原因甚多,一般是受两种以上之原因而造成龟裂。通常混凝土结构物负荷过重而产生拉应力,若混凝土抗拉强度不抵拉应力,便产生龟裂。混凝土变形之原因包括干燥收缩、温度变化、化学作用以及结构上之因素,此时应就材料、配比、养护等方面设法使收缩量减少,另方面则应从施工、设计上设法弥补先天性易龟裂之各种状况。
对于我们公司 的混凝土裂缝修补胶,用水溶性聚氨脂浆液进行化学灌浆,灌浆的压力一般为0.3(MPa),防止在灌浆时的压力过大,造成进塑料管的爆裂。在实际的堵漏的处理中,采用油毡或铝箔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水泥浆进入金属阀(金属阀一端连接透明塑料注浆软管作为引水管,在混凝土表面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又作为化学灌浆的输送管)的注浆孔使堵塞。用油毡或者铝箔套住金属阀,然后在油毡或铝箔四周用快速凝结水泥净浆予以密封,然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面层处理。二.嵌缝堵漏法采用该种堵漏方法,一般是混凝土表面只出现映水现象,在长时间后,能把混凝土墙面映湿成大片的水迹和地下存有积水,如果不处理,将会影响整个表面的美观及室内的使用效果,为此,本办法对渗水的处理应采用嵌缝的方法进行。
灌浆树脂胶销售价格混凝土裂缝修补**胶
产品特点
本品为混凝土结构性微细裂缝灌浆处理**树脂胶,具有树脂本体收缩小、强度高、韧性好、适应力强等特点。
产品用途
适用于灌补0.5mm的结构性微细裂缝,亦可对砂浆、混凝土、砖板空鼓缝隙等各种状况进行灌浆加固处理。
执行标准 GB50728-2011
技术性能
施工工艺
一、材料配备:
1、按甲组份:乙组份=4: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2、根据现场裂缝实际宽度与施工条件可以在环氧树脂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稀释剂(如:丙酮、二甲苯,或树脂**稀释剂的方式进行稀释,以降低树脂粘度,易于灌注。
3、一次性配合量以不**过500g为宜,随配随用,初固24h,完全固化5~7天,如果一次性配胶量过多,初凝时间会相应缩短。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施工说明:
三、树脂胶操作时间与温度的关系
四、裂缝宽度与注入口间距的关系
注意事项
1、本品适用于5℃以上环境,低于5℃时须采取升温措施。
2、混凝土表面有明水时,应擦去并使用热风机吹干。
3、使用场所应注意通风换气,使用时应配带防护眼镜、手套、穿紧口工服,使用本品后应及时洗手。
4、在施工过程中,如不慎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包装储运
1、本品为铁桶包装,包装规格为每套12kg+3kg/组,或每套4kg+1kg/组。
2、本品不属易燃危险品,可空运、铁路、公路运输,在运输、装卸时应轻放,防雨、防晒、不得倒置。
3、本品在常温下储存,保质期12个月,如**出保质期,经检测合格,仍可使用。
易于施工操作。2,粘结性能:主要力学性能优良,与混凝土粘结牢固,不易在粘结面开裂。3,与混凝土的匹配性良好:良好的抗老化和抗碳化性能,使涂层能与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同步变形。进行下道工序时不得有明水存留。8, 按推荐加水量10-20%(重量比)的配合比搅拌EC2000高强修补砂浆。采用机械搅拌2-3分名目即可并在利于搅拌的质量和速度。
灌封,就是将液态环氧树脂复合物用机械或手工方式灌人装有电子元件、线路的器件内,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固化成为性能优异的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的过程。
首要关心的是灌封工艺,因为灌封工艺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使用性能。
环氧树脂灌封有常态和真空两种灌封工艺,其中环氧树脂、胺类常温固化灌封料一般用于低压电器,多采用常态灌封;酸酐固化灌封料,一般用于高压电子器件灌封,多采用真空灌封工艺。
相比之下机械真空灌封、设备投资大、维护费用高,但在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等方面明显优于手工真空灌封工艺。无论何种灌封方式都应严格遵守给定的工艺条件,否则很难得到客户满意的产品。
灌封产品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局部放电起始电压低,常因灌封工艺不当而工作时会出现局部放电(电晕)、线间打火或击穿现象,是因为这类产品高压线圈线径很小(一般只有0.02~0.04mm),灌封料未能完全浸透匝间,使线圈匝间存留空隙。由于空隙介电常数远小于环氧灌封料,在交变高压条件下会产生不均匀电场,引起界面局部放电使材料老化分解造成绝缘破坏。
从工艺角度分析,造成线间空隙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灌封时真空度不够高,线间空气未能完全排除,使材料无法完全浸渗;灌封前试件预热温度不够,灌人试件物料粘度不能迅速降低,影响浸渗。对于手工灌封或先混合脱泡后真空灌封工艺,物料混合脱泡温度高、作业时间长或**过物料适用期,以及灌封后产品未及时进入固化程序,都会造成物料粘度增大,影响对线圈的浸渗。热固化环氧灌封材料复合物,起始温度越高粘度越小,随时间延长粘度增长也越迅速,因此为使物料对线圈有良好的浸渗性,操作上应注意做到灌封料复合物应保持在给定的温度范畴内,并在适用期内使用完毕;灌封前试件要嫁倘到规定温度,灌封完毕应及时进入固化程序;灌封真空度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二大问题是灌封件表面缩孔、局部凹陷、开裂。灌封料在嫁倘固化过程中,会产生两种收缩:即由液态到固态相变过程中的化学收缩和降温过程中的物理收缩。固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收缩又有两个过程,从灌封后嫁倘化学交联反应开始到微观网状结构初步形成阶段产生的收缩,称之为凝胶预固化收缩,从凝胶到完全固化阶段产生的收缩我们称之为后固化收缩。这两个过程的收缩量是不一样的,前者由液态转变成网状结构过程中物理状态发生突变,反应基团消耗量大于后者,体积收缩量也**后者。如灌封试件采取一次高温固化,则固化过程中的2个阶段过于接近,凝胶预固化和后固化近乎同时完成,这不仅会引起过高的放热峰、损坏元件,还会使灌封件产生巨大的内应力造成产品内部和外观的缺损。
为获得良好的制件,必须在灌封料配方设计和固化工艺制定时,重点关注灌封料的固化速度与固化条件的匹配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依照灌封料的性质、用途按不同温区分段固化的工艺。在凝胶预固化温区段灌封料固化反应缓慢,随着反应热逐渐释放,物料粘度增加和体积收缩平缓,此阶段物料处于流态,则体积收缩表示为液面下降直至凝胶,可完全消除该阶段体积收缩内应力。从凝胶预固化到后固化阶段升温应平缓,固化完毕灌封件应随嫁倘设备同步缓慢降温,多方面减少、调节制件内应力分布状况,可避免制件表面产生缩孔、凹陷甚至开裂现象。对灌封料固化条件的制订,还要参照灌封制件内封埋元件的排布、饱满程度及制件大小、形状、单只灌封量等,对单只灌封量较大而封埋元件较少的,适当地降低凝胶预固化温度并延长时间是完全必要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固化物表面不良或局部不固化,这些现象也多与固化工艺相关。主要原因是计量或混合装置失灵、生产人员操作失误;A组分长时间存放出现沉淀,用前未能充分搅拌均匀,造成树脂和固化剂实际比例失调;B组分长时间敞口存放、吸湿失效;高潮湿季节灌封件未及时进入固化程序,物件表面吸湿。总之,要获得一个良好的灌封产品,灌封及固化工艺的确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安士澳粘合剂代理多种灌封胶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点胶;经销品牌包括道康宁、汉高乐泰、Resinlab、Lord(洛德)、Emerson & Cuming(爱玛森康明)、Dymax、Cytec等。